联系客服
咨询投诉

新公司法下:公司减资到底要不要交税?

天同财税2024-07-25

自从新《公司法》要发布实施以来,很多的公司老板都问关于注册资本的问题:降低公司注册资本要不要交税?税务处理方式有哪些?今天统一为大家解答!

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要不要交税?

     公司减资到底要不要交税?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减资减的是注册资本,如果没有涉及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没有涉及实实在在的钱,没有转回给股东钱的话,那就不涉及交税的问题。认缴的注册资本申请减资,只要不从公司拿钱,那只做公示和变更登记就可以。如果公司注册资本有实缴,减资减的是实缴的部分,也就是在减资过程中需要拿走当初实缴的钱,拿走的钱超过了当初实缴的钱,那这个部分是需要交个税的。

案例1:

a和b共同认缴出资500万元成立C公司,a占股60%,b占股40%,各按持股比例实缴资本200万元(a实缴120万元,b实缴80万元)。C公司一直经营不善,2023年12月公司净资产10万元。2024年1月,a和b拟将认缴减资300万元,减资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问a和b如何缴纳个税?

解析:a和b将认缴减资300万元,减资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说明是各股东等比例进行认缴出资额减资,a和b也未从梅松公司取得资金,因此不需缴纳个税。

总结:个人股东等比例认缴减资,减资额不超过认缴出资额与实缴资本差额且未从被投企业取得现金、实物和其他经济利益的,不缴个人所得税。

案例2:

a和b共同认缴出资500万元成立C公司,a占股60%,b占股40%,各按持股比例实缴资本200万元(a实缴120万元,b实缴80万元)。C公司一直负债经营,2023年12月评估后净资产400万元。2024年1月,a和b拟将认缴减资300万元,减资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并从C公司按持股比例减资各取得现金:a180万元、b取得120万元。问a和b如何缴纳个税?

解析:a需要缴纳个税=【180万-120万(之前实缴的)】*20%=12万元;b需要缴纳个税=【120万-80万(之前实缴的)】*20%=8万元。若是股东等比例减资而且减资金额大于投资成本,则自然人股东减资行为需要按照减资所得征收财产转让所得的20%的个税。所以关于减资要不要交税这个问题,我们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决定。

减资交税有两个前提:

第一:公司注册资本既有实缴,又有认缴,在减资的时候,实缴的部分减了,认缴的部分也减了,那就会存在实缴注册资本减资。

第二:公司存在未分配利润,实缴注册资本金减资的时候再分配了未分配利润,那就有需要交税的可能。

到底减资、撤资如何进行税务处理?

需要区分个人股东减资和法人股东减资。

一、个人股东减资撤资需要区分情况。

(一)撤资收回金额>投资成本需要交税,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注意:1、股权收入是全口径收入,既包括股权转让价款,也包括赔偿金、违约金等价外收入。2、对非法人企业投资份额转让,比照股权转让进行个人所得税处理。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1号)规定: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撤资收回金额偏低却无正当理由的税务局有权核定股权转让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政策依据:依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以下简称67号公告)规定,个人股东撤资是有公司出资金的,属于公司收回股权,也是股权转让行为,需要按照股权转让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撤资收回金额<投资成本,但有正当理由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解析:a和b是C公司的股东,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是100万元,各占比50%,截止目前公司未分配利润1000万元,现在a要减资50万元,有正当理由。如何账务处理?减资是否涉及个税?

账务处理:

借:实收资本-a 50万元
贷:银行存款    50万元

提醒:由于a的撤资所得并没有超过初始投资成本,因此a减资不涉及个税。

二、法人股东减资撤资案例解析:

A公司和B公司分别出资400万元、600万元注册成立了实收资本1000万元的C公司,由于各种原因,A公司从C公司依程序撤资,取得现金500万元,撤资时C公司的未分配利润80万元、盈余公积公积20万元,资本公积150万元,如何账务处理?A公司撤资是否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

1、账务处理:

借:实收资本-A公司 400万元    

     资本公积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500万元

2、企业所得税问题:

A公司从C公司撤回的资产分为3部分:

(1)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400万元,没有企业所得税;

(2)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100×40%=40万,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3)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A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500-400-40)×25×%=15万元。

哪些情形可以减资,公司减资的方式有哪些?

一、哪些情形可以减资?

1、解决股东出资瑕疵问题股东因资金困难等原因无法按期实缴公司注册资本时,可通过减资的方式免除该股东的出资义务;

2、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公司的个别股东减资或股东不同比减资均可改变股东各方在公司的持股比例;

3、股东股权变现股东在无法进行股权转让的情形下,可通过减资将股权变现;

4、解决公司资本过剩问题有些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剩余资本,造成资本在公司中的闲置和浪费,可通过减资的方式以发挥资本效能;

5、公司亏损公司严重亏损,资本总额与其实有资产悬殊过大,公司资本已失去应有的证明资信状况的法律意义;

6、剥离公司业务和资产公司可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或战略布局的要求,将某些业务和资产剥离给股东。

二、减资的方式

1、等比减资和不等比减资首先根据减资比例,可以分为等比减资和不等比减资。

等比减资指公司的全体股东按相同比例减少对公司的出资。这种减资相对简单,各股东的出资比例不变,只是出资金额减少,且不会涉及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可无需对公司进行估值,无需协商作价(由全体股东按照持股比例从公司取得财产),甚至无需签订减资协议;不等比减资指仅部分股东减资,或各股东均减资但减资比例不尽相同。这种减资较为复杂,各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需对公司进行估值(减资对价=公司估值×减资股东持股比例),由股东在评估的基础上协商作价,并签订减资协议。

2、实质减资和形式减资根据减资时公司净资产是否减少(或是否向股东支付减资对价),分为实质减资和形式减资。

实质减资指公司在减少注册资本的同时,还需向股东支付减资对价,从而使得公司净资产减少。如向股东剥离公司的业务和资产就属于典型的实质减资。形式减资指仅减少注册资本数额,公司无需向股东支付减资对价,公司净资产未减少。如对股东尚未出资的注册资本进行减资就属于典型的形式减资。